close

IM-Taoyuan-Baseball-Stadium_4  

 

Lamigo桃猿隊」對於桃園人來說是一個新的在地記憶,雖然棒球是台灣的國球,對於國人來說卻是一個既陌生又親切的回憶。而Lamigo桃猿隊卻是台灣第一個結合在地化還有諸多不同於以往球隊元素而成的一支職業棒球隊。對於在地人與球迷心中,Lamigo桃猿隊不只是一支球隊,而是包含有在地色彩與情感的大家庭。

 

提起Lamigo桃猿隊的隊史,則要回顧到1992年時我國在巴塞隆納奧運得到銀牌,也帶動國內中華職棒熱潮達到巔峰,當時業餘的聲寶巨人棒球隊與俊國建設棒球隊、黑鷹棒球隊申請加入職棒。隨著俊國建設、黑鷹等都加入職棒,聲寶巨人卻屢因權利金與門檻不得其門而入,遂與爭取轉播權失利的東風電視合組「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TML,英文全稱為Taiwan Major League,簡稱台灣職棒大聯盟或台灣大聯盟)」。在1997年正式開打,開啟兩聯盟對立。而Lamigo桃猿隊的最初球隊就是台北太陽隊與高屏雷公隊。

 太陽隊    雷公隊  

2003年台灣大聯盟票房每下愈況,由體委會主導,讓台灣大聯盟由四隊精簡為兩隊,併入中華職棒聯盟。至此,台灣大聯盟正式走入歷史。而太陽隊與雷公隊合併,並和金剛隊換隊名,加入中職第一年由第一金控銀行贊助,隊名成了「第一金剛隊」。第一金剛隊在中職戰績低迷,甚至對上兄弟象時完全沒有勝場。之後礙於金融法,聯盟協議轉賣給達達企業,並認養高雄澄清湖棒球場為主場,改名「La New高熊隊」,但因為稱呼不便,所以正式名稱為「La New熊隊」。是台灣第一個有主場且融入在地色彩的職業球隊。

 熊  

La New熊董事長劉保佑先生積極學習美國日本職業球團的模式,不惜重金提升球場軟硬體設備,並且大手筆給球員高規格的待遇,建立二軍制度,獲得各界好評。球隊戰績也在連續三年例行賽墊底後,2006年球季以複數年合約簽下選秀狀元,台灣首位打進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台灣巨砲」陳金鋒,加上重砲手「大師兄」林智勝、旅美「火球男」黃俊中、「左右護法」吳偲佑&飛鵬、一代強投「野茂文雄」許文雄。在一群強投豪打的陣容之下,La New熊以勝率0.612的成績下橫掃上下半季冠軍,在總冠軍賽直落四擊敗統一,取得職棒17年總冠軍。

 

La New熊之後以中華職棒總冠軍身分進軍日本,參加第二屆亞洲職棒大賽。第一戰對上中國之星,陳金鋒五局上半敲出亞職史上首支滿貫砲。在八局上半陳金鋒又敲一支兩分砲,個人單場雙響砲。比賽結果La New熊以122的成績擊敗中國之星。之後對上韓國職棒冠軍三星獅隊陳金鋒第四局追平比分的兩分安打,加上林智勝砲轟曾效力美國大聯盟小熊隊的投手林昌勇,最後La New熊以32打敗三星獅,晉級總冠軍。決戰與日本職棒冠軍北海道火腿鬥士隊戰的不相上下,La New熊先發投手許文雄,與現在美國大聯盟遊騎兵隊的日本第一強投達比修有兩人上演投手戰,最後由於熊隊守備失誤與火腿隊的安打,La New01落敗,取得亞軍。

 

2009年中華職棒再度爆發假球案,La New熊十餘人遭到球隊釋出並被聯盟終身禁賽,至此票房開始下滑,讓球團與企業開始考慮是否要改頭換面。在2011年更改隊名為現在的「Lamigo桃猿隊」。並在2012年加上靠球員交易而來的「小飛機」陳冠任、陣中強打林智勝、「小頭」石志偉、強力砲補「小胖」林泓育、「迷你郭」郭嚴文、王牌投手迪薩猛、「戰神」黃欽智、雷力、曾兆豪等人的投打兼具下取得職棒23年的總冠軍。

 Lamigo桃猿_logo  

Lamigo桃猿隊代表中華職棒前往韓國參加第六屆亞洲職棒大賽。第一戰對上中國之星,林智勝、石志偉、陳金鋒三人各轟出全壘打,最後以141擊敗中國之星。第二戰與韓國職棒冠軍三星獅碰頭,在雷力11K的與林泓育的陽春砲表現下,以3:0完封三星獅,挺進總冠軍戰。決賽與日本老牌球隊東京讀賣巨人隊爭取冠軍,雖然林智勝打了一發兩分砲,卻也無力回天,終場以36敗北,亞軍成績作收。

 

經過經典賽與曼尼旋風加持下,2013年中華職棒大幅回溫。而Lamigo桃猿隊的收入與聲譽更是各球團之上。在2014年更將60場比賽全部設在桃園主場,成為台灣第一個在地化且全主場的球隊。其中在2006年簽下有旅美好手陳金鋒時,成為台灣第一個有大聯盟資歷本土球員的球隊,也開創了中華職棒複數年合約的先河。

 

對筆者來說Lamigo桃猿隊不單單是一支職業球團,落實主客場制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桃園中壢人有了一個在地向心力。然後啦啦隊表演完全融入比賽氣氛,贏了大肆慶祝跳得起勁,輸了也唱唱跳跳下次加油。不管輸或贏都會讓球迷帶著笑容離開球場。筆者喜歡Lamigo桃猿隊不只是因為有陳金鋒這個英雄,更多的是他們帶給球迷的除了賽事外,還讓我們有參與感,有大家庭的溫暖。雖然明白球團麼做不外乎都是為了賺錢,但是心靈上的滿足被賺也心甘情願。

arrow
arrow

    四輪雙腳雜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