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ano-2014-film-poster  

 

「棒球」對於台灣人、日本人來說是甚麼樣的情感?而對於棒球這種運動的想法又是甚麼呢?我想,棒球所傳達的「精神」是比球技還要吸引人的地方。在去年經典賽的旋風、中華職棒的熱潮後,開始不少有關棒球的電影,卻沒有一部比【KANO】更為宏觀、更為吸引人。

 

這部片緊扣著「觀念」、「態度」、「和平」、「民族」等等重點。

 

為什麼不去務農或做家事,要打棒球?為什麼要搞一個浩大的工程浪費人力?隨著孩子們的佳績為農民爭光、嘉南大圳的水來了,不必辛苦挑水,而有了觀念的成長,同時也是台灣人成長的縮影。

 

打棒球怕輸就會恐懼輸,想贏就會有莫名壓力,只有想著不能輸,才會激發潛力,所謂態度面。正如片中的一句重要台詞「你知道怎樣才能種出又大又肥美的木瓜嗎」。棒球在三人出局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棒球迷人之處就是在結束前不能放棄,也不能鬆懈,因為一切都是可能發生的。

 

該片是以回憶作為開端,一個曾經在甲子園被嘉農擊敗的投手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嘉農球場。當年甲子園的強投,如今卻穿著軍服要打仗,這不是太諷刺了嗎?國家、世界的未來都不明確,而自己又在哪裡?棒球該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只能嘆息生在戰爭的年代,而當年甲子園上「天下嘉農,一球入魂」的聲音,卻依然環繞在耳邊。

 

如果【賽德克巴萊】是以強悍剛強來表現台灣人不屈不撓的民族性,那麼【KANO】就是用一個正面的方法來映照出台灣人的民族性。不管原住民、日本人、漢人都是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夥伴,只有齊聚一心才能克敵制勝。相對於古今的世界局勢,完全的表現出其意涵。

 

本片既無仇日,也無媚日。在讚頌日本為台灣的現代化同時,也諷刺了日本的軍國主義,還有發動侵略行動的史實。

 

最後,【KANO】不只是一部棒球電影,其中包含的意義,更勝於棒球本身。片長雖長,卻無冷場,甚至看完後看時間才會驚呼原來時間已經過了那麼久。不少觀眾也是淚眼婆娑地離開戲院。像是筆者跟筆者學妹都是看棒球長大的小孩,學妹也看到流下熱淚。我想,每個鏡頭、每句台詞都有它最真誠的呼喊。一個不死的精神【KANO】。

 

最後看完電影記得拍下票根,上傳到周思齊的粉絲團的這張照片,可以做公益喔!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93584500661938&set=a.564952213525168.1073741828.564520496901673&type=1&relevant_count=1

1621716_486272928144385_396863446_n  

arrow
arrow

    四輪雙腳雜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